1、點火線圈
很多人都知道火花塞要定期更換,卻忽略了點火系統其他部件的維護,點火高壓線圈就是其中之一。在發動機運轉時,點火線圈上經常有數萬伏的高壓脈沖電流,由于它長時間工作在高溫、多塵、振動的環境中,不可避免地要發生老化甚至破損。
2、火花塞
火花塞的類型可分為普通銅芯、釔金、鉑金,銥金、鉑銥合金火花塞等,不同類型的火花塞,使用壽命有所不同,3-10萬公里不等;鸹ㄈP乎汽車的性能優良,甚至可以為汽車節省汽油,所以對火花塞的保養是十分必要的,應該定期檢查火花塞的積碳以及間隙情況。
3、排氣管
汽車因排氣管生銹腐蝕破洞造成燥聲變大動力損失,其主要原因是沒進行保養所導致。如果排氣管出現消聲器變色的情況,以及在深水路面行駛時排氣管進水,再趕巧發動機熄火,那么這種損害對汽車來說則是致命的。因此,排氣管是車底最容易受損的部件之一,檢修時別忘了看一眼,尤其是帶三元催化器的排氣管,更應仔細檢查。建議,新車在上牌后進行一次維護,平時按每半年維護一次。
4、轉向拉桿
在停車時,如果方向盤不回正,車輪會拽著轉向拉桿無法回位,同時方向盤的齒輪和轉向拉桿的齒條也處于受力狀態,久而久之就會造成這些零件加速老化或變形。在保養時,一定要仔細檢查這一部位,做法很簡單:握住拉桿,用力搖晃,如果沒有晃動,就說明一切正常,否則,就應更換球頭或拉桿總成。
5、球籠套
汽車球籠分內球籠和外球籠也稱作“等速萬向節”。球籠套的主要作用在于防止灰塵進入球籠內和防止球籠內的潤滑劑流失。破損后會造成干磨的情況,嚴重時會導致半軸報廢,所以一定要做例行檢查。
6、剎車盤
與剎車蹄片相比,剎車盤就比較少被車主們在保養日常事項中提及。其實,兩者都很重要。多數車主們一直盯著什么時候該更換制動蹄片,卻對制動盤的日益惡化不予重視,時間一久,就將直接影響制動安全。特別是制動蹄片更換兩到三次的時候,就應該進行更換。畢竟,制動盤磨損得太嚴重,它的厚度就會變得很薄,隨時會影響到正常行駛。
7、碳罐
它是收集汽油蒸氣并二次利用的裝置,位于汽油箱和引擎的管路之間,它在每款車上的安裝位置并不相同,既有裝在車架上的,也有裝在發動機前罩附近的。一般油箱上只有三根管子,給發動機供油的管子和回油管都是與發動機相關的,而沿著剩下的那個管子就能夠找到碳罐。
8、減震器
漏油是減震器損壞的先兆,另外,在壞路面上行駛顛簸明顯加劇或使制動距離變長也是減震器損壞的征兆。
9、發電機軸承
現在很多修理工被戲稱為“裝卸工”,意思是只會換件,不會維修。其實,一些部件只要按規定維護,其壽命是可以大大延長的,發電機就是其中之一。一般來說,當車輛行駛6萬-8萬公里后,應檢修一下發電機,另外,水泵、轉向助力泵、空調壓縮機的軸承也應定期檢查。
上面介紹了自動擋汽車保養常識大全的相關內容,下面一起來看看自動擋汽車保養誤區。
誤區一:無需換油
很多車主,并沒有養成更換自動變速器油的意識。而更換了劣質油和不按型號換油,也會導致自動變速器“短命”。
誤區二:變質才換
自動變速器油的更換周期是以行駛公里數或使用時間為準,如果車輛使用手冊未標明,則按照6萬-8萬公里的里程來更換。
誤區三:兩種換油方式
“手換”操作方便,耗時少,缺點是換油不徹底,只能放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舊油液,大約是4升。
“機換”整個過程約需1小時,需油12升左右這種換油方式的優點是換油比較徹底,能夠放掉85%以上的舊油液。
京都潤滑油提醒車友值得注意的是,兩種換油方法都要在發動機啟動的情況下進行。更換自動變速器油液,在操作的時候必須是在熱車的狀態下,更換前應行駛20分鐘以上,不能冷車換油。換油時要啟動發動機,把各擋位從P擋到N、D、L1、L2等擋位來回撥動,然后才開始換油液。 |